工作任务 |
具体要求 |
责任部门 |
时限要求 |
一、围绕中心工作抓好主动公开。 |
(一)增强回应关切实效 |
1 |
及时回应群众关切,推动“民声呼应”提质增效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(二)深化优化政务服务 |
2 |
聚焦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集成式、一站式发布政务服务事项目录、办事指南、办理进展等,让政务服务像“网购”一样便捷。 |
行政审批科 |
持续推进 |
二、围绕提质增效抓好政策解读。 |
增强解读发布时效性 |
3 |
各级各部门建立健全政策解读全链条管理机制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4 |
精心制作解读材料,精确传递信号,精准公开渠道,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。优化政策解读“集成式”发布质效,探索重大政策系列解读方式,拓展解读视角,延伸解读链条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5 |
科学确定解读范围,对涉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、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重大政策文件,做到应解读尽解读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6 |
提升解读材料质量,灵活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“语言体”,从社会关切的利益点、新旧政策的差异点、重要举措的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解读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三、围绕公众参与抓好决策公开。 |
开展“政府开放日” |
7 |
开展“政府开放日”活动,展示为民、务实的政府形象。 |
办公室、宣传(组织)科、行政审批科 |
持续推进 |
四、围绕数字转型抓好功能升级。 |
完善政策文件库建设 |
8 |
完善政策文件库建设,健全管理机制,规范网络版发布格式,并将入口设置在政府门户网站首页,做到政策文件数据同源、动态更新。 |
行政审批科 |
持续推进 |
9 |
强化领域细分,拓展应用场景,提升搜索查询功能,方便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取政策信息。 |
办公室 |
五、围绕依法规范抓好依申请公开。 |
规范依申请公开答复 |
10 |
抓好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契机,调整依申请公开答复书中有关救济渠道表述。 |
行政审批科 |
持续推进 |
11 |
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,主动沟通了解申请人真实需求,及时会商研判复杂疑难申请,提升答复质效,防范法律风险。 |
六、围绕防范风险抓好审查清理。 |
(一)加强公开前审查 |
12 |
加强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,公开前严格审查。坚持“先审后发”“一事一审”原则,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,做到该公开的公开到位,该保密的保密到位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(二)加强公开时审查 |
13 |
科学确定公开方式、范围和时限,坚持分类施策,综合考虑信息性质、受众、影响等因素,需要广泛知晓的全面公开到位,一定范围内知晓的在特地范围内公开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(三)加强公开后清理 |
14 |
公开后定期清理,按照“谁公开、谁清理”原则,加强对已公开的信息进行风险排查,清理无关、无效、不需长期保留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,防止信息汇聚引发风险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七、围绕基层减负抓好作风改进。 |
(一)修订主动公开目录 |
15 |
优化政府信息公开目录,建立动态更新机制,确定依法主动公开事项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(二)提升信息发布时效 |
16 |
严格落实关于整治数字形式主义要求,公开内容应贴合栏目要求和工作实际,清除、杜绝“情况说明”等无效信息发布。 |
办公室 |
9月底前 |
八、围绕机制完善抓好监督保障。 |
(一)完善制度建设 |
17 |
对照新时代政务公开要求,全面梳理现有工作机制,及时予以清理修订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
(二)加强宣贯衔接 |
18 |
待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和政策发布条例出台后,认真做好宣传贯彻和工作衔接。 |
办公室 |
持续推进 |